社会
好房子也是对老年人友好的 住宅标准更适老[看点]
2025-04-02 21:13  点击:41

《住宅项目规范》要求4层及以上住宅设置电梯。新建住宅建筑层高不低于3米,墙体和楼板隔声性能提高,户门、卫生间门的通行净宽增加,阳台等临空处栏杆高度提升,公共移动通信信号覆盖到公共空间和电梯轿厢内,空调室外机需有专用平台。

好房子也是对老年人友好的

3月31日发布的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以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为目标,在规模、布局、功能、性能和技术措施等方面对住宅项目的建设、使用和维护作出规定。该标准明确了“好房子”的具体标准,尤其强调了适老化设计的重要性。例如,4层及以上住宅必须设置电梯,卫生间便器和洗浴器旁应设扶手或预留安装条件,每个住宅单元至少有一个无障碍公共出入口,方便老年人进入或乘坐轮椅进出。

相比2011版《住宅设计规范》中7层及以上住宅必须设置电梯的规定,新版标准改为4层及以上,这更符合我国当前老龄化社会的需求。过去十多年间,我国老龄化程度快速上升。2011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1.85亿,占总人口的13.7%;而截至2024年底,这一数字达到3.1亿,占总人口的22%。这意味着老年人口比例从每7人中有1个增加到每不到5人中就有1个,增长总量接近1.3亿。这种人口结构变化促使住宅居住对象和需求结构发生巨大变迁,因此“好房子”的标准需要向适老方向调整和优化。

鉴于国内养老模式以居家养老为主,这类住宅设计细节上的适老化显得尤为重要。去年底发布的《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中特别提到,加快适老住宅建设,推进家庭适老化改造,支持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新版住宅标准虽然突出了适老化特征,但这是普适性要求,并非专门针对老年人群体的“养老住宅”规定。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国外一些专门面向老年人的养老住宅和社区在设计和建设上更加突出对老年人的特殊关照,这也可能成为中国住房市场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

过去几十年的城镇化浪潮中,私家车普及速度和老龄化速度是两大意外因素,对人们的居住体验产生了深刻影响。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和老旧住宅缺少电梯等适老化设施的问题尤为突出。近年来加速推进的老旧小区改造解决了存量问题,新的住宅标准则在增量上进行应对。这不仅提升了居住体验感,也为住房市场的供给侧优化打开了新空间。无论是住宅标准的不断优化还是市场端的不断创新,都在表明更好满足人的需求的房子才是“好房子”。未来,“好房子”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准将是其对老年人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