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会上,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周大旺介绍了该意见的起草过程、主要内容和下一步考虑。
《意见》的起草背景包括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入党代会报告,提出了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也对教育数字化进行了部署。
教育数字化是当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仅是技术革命,更是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教育治理的深刻变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为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让优质教育资源能够更加公平地惠及每一个学习者,为个性化学习、精准教学提供了可能,也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奠定了基础。
在已有实践基础上,《意见》进一步推进战略布局。三年来,教育部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公共教育资源平台、公共教育服务平台和公共终身学习平台,并举办了两届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但仍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资源供给机制需完善、师生数字素养待提升等问题。新阶段需要深入把握教育数字化规律,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继续纵深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布局,以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通过系统性改革释放发展动能,支撑教育现代化。
《意见》的起草过程中,努力做到“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数字化看数字化”、“立足强国看数字化”,并着重把握了对标中央要求、广泛吸纳意见和解决实际问题三点。内容定位上紧扣教育的三大属性,体现了教育强国“六大特质”的要求,支撑“八大体系”建设。突出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出重点增加思政、体美劳、特殊教育、语言文字等资源的供给;确保教育大模型正确的价值导向,探索推动思政、科学教育、美育、心理健康等领域专题大模型的垂直应用。政策举措上按照“可感、可行、有效”的原则进行深入研究论证,确保每一条任务的举措都指向提升教育数字化的应用水平,支撑赋能教育的改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