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开4种饮食,就能有效降低「甘油三酯」 从根源减少热量摄入。甘油三酯是血液中的脂肪,也是“油”的学名。日常饮食中的植物油和动物油都是甘油三酯。当人体内甘油三酯含量过高时,可能诱发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肝炎等疾病。如果体检发现甘油三酯偏高,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来改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ICU主任医师薄世宁指出,多数人甘油三酯升高是因为摄入过多热量且缺乏运动。肝脏会将多余热量转化为甘油三酯,并通过血液运输到身体各处储存。因此,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有助于降低甘油三酯。
要有效降低甘油三酯,应避免以下几种饮食: - 果糖:许多人戒掉油脂和肉类,却经常饮用含糖饮料如奶茶和果汁,这些饮料含有大量果糖,对甘油三酯的影响比脂肪更大。建议每天糖摄入不超过25克,每周含糖饮料摄入量不超过一小瓶(200~350毫升)。 - 精制碳水化合物:现代人常吃精制碳水化合物而少吃粗粮,导致餐后血糖波动大,影响血脂代谢,刺激肝脏合成更多甘油三酯。 - 坏脂肪:应减少红肉中的肥肉、加工肉以及高温油炸食品的摄入,这些食物含有较多反式脂肪和饱和脂肪。同时,适当补充坚果、深海鱼和橄榄油等优质脂肪,它们富含欧米伽3多不饱和脂肪酸,能帮助分解血液中的甘油三酯。 - 酒精:酒精热量高,进入人体后会促进更多甘油三酯的合成。研究显示,每周饮酒100克与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增加0.41毫摩尔/升有关,经常饮酒的人发生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比例为27.4%。
高甘油三酯血症与多种系统疾病密切相关。正常情况下,甘油三酯水平应低于1.7毫摩尔/升,超过这一数值则需关注。高甘油三酯血症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急性胰腺炎、肥胖及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慢性肾脏病等问题。